心理学小知识
你知道
饿老鼠效应吗?
早在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一分为二作区别对待,第一组享受最优待遇,予以充足的食物让其饱食终日,第二组享受刻薄待遇,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的食物。
结果出来后,出人意料。第一组饱老鼠难逾千日便命归西天了、第二组的饿老鼠却过了2000日才寿终正寝。
更耐人寻味的是饿老鼠免疫功能乃至性功能均比饱老鼠略高一筹。后继科学家们触类旁通中扩大范围验及细菌、苍蝇、鱼等等,又发现了惊人相似的一幕。
这就是著名的“饿鼠效应”:适当节制,发展良好;过度满足,早衰短命。
生活中陷入“饿老鼠效应”圈套的人不计其数,他们急于一时,贪图眼前的快乐。“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生或许不必太着急,细水长流,努力适度,总能获得回报。
那些一时的快乐或许不是真的快乐,一直能保持快乐的才能称之为快乐。细水长流看似漫长,却能保持源源不断。
有时候,太过用力反而会顾此失彼。走得太急,反而忘了沿途的风光。日本治愈禅师名取芳彦曾说:“某种程度的适度反而强大,也正因为这种强大,才能做到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