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一家亲 让“家”更温馨
(通讯员 田永果)中秋人月圆,孤儿倍思“家”。为让孤儿大学生在这个万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里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学校特举办“情暖中秋共团圆——校领导与孤儿大学生欢度中秋”活动。
境况:父母至亲 他们从未谋面
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小韩,家在西藏,今年已经21岁的她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小韩讲道,“我上学的学费、生活费和学杂费都是由福利院、慈善机构以及各地的好心人士提供的。”如今的小韩已经是一个大四的学生了,马上就要面临毕业,今年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了。“感谢学校在我的最后一年大学时光里给我过了一个如此感动的节日,觉得心里暖暖的。”她表示,现在正在努力准备公务员考试,毕业后打算回西藏工作。
类似这样的孤儿大学生,在学校还有11名。“在学校过中秋,有校领导的关心,有老师同学们的陪伴,我们感到特别温暖。”一位读大一的孤儿小雨满含热泪地说。
关怀:人文关怀 助他们茁壮成长
9月24日晚上7点,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团体辅导室内,校党委书记张惠贞教授来到6名孤儿大学生身边,与他们欢聚一堂、共度中秋,并为其送上精心准备的节日祝福,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家”的温馨和亲人的关爱。
张惠贞首先代表全体教职员工祝同学们中秋快乐,她亲切地和同学们团坐一起,一个一个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她充满深情的说:“中秋佳节前夕,学校邀请你们来,和你们一起过团圆节。尽管父母无法陪在你们身边,但却有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人生没有选择,我们只能去面对成长途中的风雨波澜。困难并不可怕,只是人生中客观存在的一个过程。家庭无法选择,但命运可以通过奋斗来改变,要把艰苦经历当作宝贵的精神财富。”接下来张惠贞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女儿及其他亲人的成长求学经历和自己从事辅导员工作时和学生的交往点滴,表达了对每位孤儿学子的深切期冀,她希望同学们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当作自己的心灵港湾,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多参加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同学们自信、自立、自强,认真学习,努力拼搏,用奋斗创造精彩人生;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坚定信心,努力学习,乐观面对困难,把压力变成动力,立志成才,心存感激,回报社会。
张惠贞强调,学校所有教职员工要像关爱子女一样关爱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业上指导,也要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尤其对孤儿大学生,要给予更多地关爱、关注,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提供条件,使他们顺利度过大学生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她希望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灵关爱的主要实施者,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人,要把工作做细做实,给予孤儿大学生更贴心的关怀,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爱与温暖,将来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座谈中,张惠贞为全体同学发放了节日慰问金和中秋礼品。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表示,学校给了他们家一般的温暖,给予他们自信,师生相处之间弥漫的是亲情,老师教会他们用平常心看待自己与他人,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自己得到了很多的锻炼和成长。
座谈后,张惠贞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沙盘室、音乐放松室等房间,并认真了解了功能室内的各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