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城建 “心” 影共享时 | 绿皮书

发布时间:2023-06-23    浏览次数:    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影名《绿皮书》是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了这么一本小册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小册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采用了绿色象征通畅的含义。电影的两位男主角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一位男主是著名的黑人音乐家唐,一位是混迹夜总会的白人老炮儿托尼,被召来当唐的司机。肤色和文化修养上的反差,在旅途上自然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男主之一的谢利受过高等音乐学府的教育,拥有高超的钢琴演奏水平,能够弹奏高难度的古典音乐,给人带来震撼的听觉盛宴。在电影里,导演非常巧妙的表达了谢利的音乐造诣,就是他在台上演奏时,突然把镜头切到了另一位男主角身上,就是那位白人司机托尼,要知道在之前作为意大利后裔的他,是非常鄙视黑人的,哪怕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他还是会把两个招待过黑人地板维修工喝水的杯子给扔掉,因为杯子被黑人喝过之后,他嫌脏。但是随着他在谢利博士的演出中,在侧幕听着谢利的钢琴弹奏,慢慢的被谢利博士的琴声所吸引,内心被音乐的力量所感染,从而由内心里发自对谢利博士的敬佩,一改之前自己对待黑人的看法与态度。,除了高超的学养之外,他还会把自己的所学知识用来帮助他人。这在电影里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即谢利教半文盲的托尼写情书,寄给他的妻子。之前在托尼临行前,他答应自己的妻子,会写信回家,并且在之后的八周里,他也做到了。只是一开始时,是他自己写得信,不但是文字涂涂改改,内容也是一篇流水账,只是说些自己在外面吃了一些什么。当妻子收到信之后,看着看着就会哈哈大笑起来,看完之后也就把信放在一边了。但自从谢利教托尼先用华美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再表达自己对于家的思念与爱意,最后是对孩子的挂念。当这样的一封信寄回家之后,妻子是边看边流泪的,感动的一塌糊涂。这种感动可是千金难买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托尼身上,能够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一个人的价值除了在学校通过系统的教育之外,还有要靠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与不同的人交往时,不断的去学习,去接触各种各样的规则,培养自己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这部分能力中,有些是天生的,比如托尼的白人身份;有些是经过自己实际经历,在操作的过程中,自我总结得出的,比如在酒吧里与人谈判,说服对方的能力,还有在停车场里识别危险的能力,这都算是我们的社会生存能力。或者说,这些学校是不会教你的,但是你必须要学会的,这也是你的自我保护能力。影片中男主二人在互相相处过程中影响彼此改变彼此,尤为托尼,一改对黑人的一贯偏见影片,最后,X谢利博士处于一个全景的中心位置,圣诞节装饰物件元素充斥着整个画面,搭配着无配乐的场面,以此更加展现作为被摄主体的雪莉博士的孤独感与冷清感;而反观托尼一边,欢快的氛围与不断切换的镜头呈现着其家中的热闹,只是饰演托尼的维果·莫腾森通过表演来展现角色身处该环境下的孤独感。而这两份处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同一感觉直至作为内部声源的门铃声响起时才相遇,影片也几个中景镜头中人物各自的拥抱落下了帷幕。欢快的配乐响起,真实事件用图画的形式相继出现,这场关于探讨“种族主义”的公路之旅,就此结束。

Copyright © 2022 HUUC.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城建学院 学工部(处) 版权所有   豫ICP备13012610号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040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