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心理小课堂
培养爱的能力
案例回放
25年前,有位社会学教授曾叫班上的一群学生到一个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个评估,每个学生得出的结论都相同:这些住在贫民窟的男孩不会有出头之日。
25年后,其中一个大学生成了教授,他无意中在办公室的档案中发现了这份研究报告,他很好奇地想知道这些男孩的现状到底如何,因此他叫自己的学生继续追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这些男孩已经长大成人,除了有20人搬迁和过世,剩下的 180人中有176人都有很好的工作,而且还有一部分人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和企业家的比比皆是。这个教授颇感惊讶,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群访了当年被评估的那些人,问道:“你今日能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教授终于找到了这位虽然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的老师,请教她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我尽全力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事情就是这样的。”案例分析
爱可以改变人,使人从宿命的诅咒中脱离出来。爱可以融化冷漠和绝望。可以为身旁的人带来幸福与希望,可以创造人间的种种奇迹。爱,是那么的平凡,却又是那么伟大。如何获得美好的爱情?如何去建立、发展健康的恋爱关系?这检验着大学生爱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多年成长过程中的积淀,也是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一 什么是爱的能力爱的能力是指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它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爱的能力会引导一个人去真正地爱他人,也真正地爱自己。具备了爱的能力的人能真正体验到爱给人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恋爱的过程也是培养爱的能力的过程。
二 爱的能力组成
爱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素质。具备爱的能力的人首先有爱的储备,同时又在爱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方面的能力。
1. 表达爱的能力
当你心中有了自己爱慕的对象时,能否用恰当的方式和语言向对方表达出来呢?想要和自己爱慕的人建立恋爱关系,第一步就是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所以要具备一种表达爱的能力。表达爱的能力包含表达爱的勇气和表达爱的技巧。
(1)表达爱的勇气。很多大学生害怕自己表达爱之后遭到对方的拒绝,而选择将这份爱埋藏在内心深处,这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爱要勇于表达,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才会得到对方的回应。如果一直不表白,那机会就等于零了。
(2)表达爱的技巧。爱更要善于表达,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坦然表达自己的爱,追求自己渴望的爱情。①适当的时间:一般来说,不建议在认识不久之后就马上表白,这样不仅会吓到对方,也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诚意。因此,建议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在彼此了解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再提出来。② 适当的方式:表达的方式必须根据自己和对方的个性,以及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决定。③平常的心态:向心中的爱慕对象表达爱意是幸福的,但假如被对方拒绝,没有得到回报,难免会有失败之感,此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
2.接受爱的能力
当期望的爱我到身边时能否勇敢地接受爱的能力的表现。不仅要勇于、善于追求爱。掌握表达自己爱的能力,还要学会接受他人给予的爱。接受爱的能力包括接受爱的信号的能力和接受爱的勇气。
(1)接受爱的信号的能力。在大学生中,有的同学说自己至今未接受到任何爱情的表白。其实爱情并不一定要说出口,有的人的一些举动已经是行为上的一种表白了。
(2)接受爱的勇气。有的大学生在别人向自己示爱后,内心挺高兴,但又不敢接受别人的爱,或者对爱缺乏心理准备,或者觉得自己不配、不值得爱;还有的大学生害怕自己接受对方的爱意,确定恋爱关系之后,与自己想象中的爱情有区别,自己接受不了,因此失去发展爱的机会。这些都是没有自信的一种表现,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对方也没有信心。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完美的,只有接受了爱,才能感受到爱的真谛,在恋爱过程中共同成长。因此,要勇敢地接纳他人的爱,爱不仅仅是付出,同时也是收获。
3. 拒绝爱的能力
拒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学生会因为很多情况而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爱意,如在面对他人的示爱时优柔寡断,既怕伤害对方,又怕对方误会。
拒绝爱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果断地、理智地拒绝自己所不希望得到的爱情;二是要掌握适当的拒绝方式。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也有接受爱和拒绝爱的权利。有爱的能力的人不是对爱来者不拒,或者将不能接受的爱简单地拒之千里。拒绝爱的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他人尊重,感谢对方爱的表达。表达爱是需要勇气的,要感谢对方对自己的欣赏和付出的感情。尊重真挚的感情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要学会用理智的方式来维护他人和自己的尊严。
(2)温和而坚定地说明自己没有意愿。如果觉得对方不合适就要坚定地拒绝对方,要态度明确、 表达清楚,即和对方只能是什么样的关系,同学还是一般朋友,或者什么都不是,避免给对方留下想象的空间,但拒绝的语气要温和,避免二次伤害。
(3)说明自己可以接受对方作为朋友的程度。同学们每天上课、吃饭基本都在一起,不要因为拒绝而让彼此都觉得尴尬,向对方说明彼此可以成为朋友,但只可能是朋友,不要给对方错觉,让对方误以为还有机会。
(4)说明自己可以接受的互动方式。行动与语言要一致,即使是拒绝了对方,仍然可以有一些互动,但一定要说明白是怎样的一种互动方式。可能有些同学怕对方受伤害,虽然语言上拒绝了对方,但是行动上还是与对方有较亲密的接触,如,单独去看电影、吃饭等,使对方容易误解,认为还有机会,还纠缠在与自己的情感中。
4. 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
相爱容易相处难,在爱情的漫漫长路中,年轻的恋人们经常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冲突。爱的冲突一方面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不一致,或不协调,另一方面可能来自性格上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任何两个人在一起都需要时间的磨合。相爱的人不是寻求两人的一致,而是要更好地协调、合作。爱需要包容、理解、体谅。出现冲突时,要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去解决它。因此,首先要有面对冲突的勇气。很多人认为冲突是对恋爱关系的一种破坏,但是在一段长期的恋爱关系中,发生冲突是难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其次就是要有解决冲突的能力。国际著名的婚恋专家、心理学家黄维仁提出了有效解决冲突的几个原则:
(1)先“存款”再化解冲突。我国有个很好的医疗观念,就是在为病人动手术之前,以食补或者药补,先替病人强身。恋爱治疗也应该如此。平时,情侣双方应学习自我抚慰,学习如何增进双方的 “存款”,减少向对方“讨债”。
(2)有效化解冲突的原则。大多数情侣在平时不会进行有效的沟通,总是等到吵架时才有“激烈的沟通”。然而,盛怒之下的沟通常常是沟而不通,反而伤害两个人的感情。双方能在安全的情境下对话,是促进恋爱关系的关键。情侣间的冲突,多半是在双方毫无心理准备之时被对方突发的批评或行为引爆。换言之,我们在清醒、理智的意识状态下,一般不会被激怒而生气,也较能掌握、选择自己的行为。
(3)适时休战,避免意气相争。戈特曼的研究显示,当人的心跳比平时快 10次以上时,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便会大受影响。我们很难在这种火冒三丈、情绪激昂的时候理性地解决问题。因而,要吵架之前最好学习挂免战牌,避免彼此伤害。不过,等两人怒火平息之后,就应该把引起不快的缘由谈清楚,以免积压在心里成为日后的隐患。
5.面对失恋的心理承受力
失恋可以讲是人生中的一个很大的挫折,考验的是人耐受挫折的能力。失恋使人产生痛苦的感觉是很自然的事,每个人都会有,只是程度有差别。失去爱会使人感觉到一种重要关系的丧失,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面对和适应。
培养承受失去爱的能力,首先是要学习正确地看待失恋。有些同学可能把失恋看作人生中的一个巨大的失败,使自尊心强烈受损,那就必然会有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其实,失恋只是一种选择的结果,一个人不选择自己不等于自我就全面失败、一无是处。每个人在恋爱关系中的心理需要不同,看中的关键点也不同。每个人都有可爱的一面,只是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不同。其次,要在失恋中学习,把失恋作为一种人生的财富。失恋给人带来的强烈的内心冲击是其他事件所不能代替的,在这个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情感,那份挣扎与痛苦,会使人有更多人生体验,人会在失恋中变得更加成熟。
在这一阶段将自己的精力转移到其他热衷的事情上,会让 “自我”得到升华和更新。生活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像歌德、罗曼•罗兰、诺贝尔、居里夫人、牛顿等历史名人都曾感受过失恋的痛苦。最后,失恋给人再恋爱的机会。一次失恋不等于整个爱情生命的结束,人还会再恋爱,再体验美好的爱情,要用心去体验、去建设、去学习和感受。时间是一剂良药,给自己一段时间,再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情,会看到时间的神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