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员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为进一步推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学生心理骨干的能力和素养,加强对心理委员工作的指导,并促进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材料与化工学院心理中心于12月3日晚19点,在9B508教室面向材料与化工学院全体心理委员开展了系统的培训。
本次培训的目的在于明确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明晰日常工作所需遵守的四种原则。活动开始,培训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引导心理委员对标实际,查找不足。随后,相关负责人着重强调了心理委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四个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心理委员快速树立责任意识,加深职位理解。
培训的第二个主题紧紧围绕“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与防治”展开。培训负责人借用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典型案例,从人际关系处理、学业压力、择业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立足案例,贴近实际,有利于帮助心理委员学习并甄别身边同学可能出现的心理异常表现。
在本次培训中,第三个主题专注于探讨朋辈心理互动的沟通技巧。培训负责人首先对朋辈心理互动进行界定,详细介绍了在沟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沟通技巧,以及身为心理委员所需要具备的工作素养。培训过程中,心理委员们认真聆听,并且将本次所学记于纸上,以便未来更好地吸收和运用心理知识。
经过本次心理委员培训,希望心理委员能够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同时,培训旨在使心理委员学会观察和识别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并掌握一定的朋辈心理互动沟通技巧,以更好地协助学校、学院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推动班级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