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是指催眠师向被试提供暗示,以唤醒他的某些特殊经历和特定行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催眠与其他一般状态是相似的,包括放松、全神贯注和联想。在催眠状态下,一个人可能经历“在感知、思维、记忆和行为上的一些改变”,包括暂时的麻痹、幻觉和忘记“对催眠术医师的暗示做出反应”。实质上是一种人为的,介于觉醒与催眠之间的心理状态,催眠者的暗示诱导使被催眠意识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使潜意识中的大量信息被重新组合,提取并与催眠者的意识发生连通产生的反应。
催眠不同于睡眠
研究指出,催眠是处于睡眠和清醒之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是与其他形式的意识交替的一种状态。催眠在许多方面都和睡眠的状态不同,譬如脑部血管血流的变化,基础新陈代谢以及快速眼动。被催眠的人,并不是睡着了。
有趣的是,由于被试者在催眠过程中可以自如地与催眠师交流、并对周围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催眠状态可能与自然清醒状态更为相似。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也经常会进入到这种类似于催眠的情境中去。当我们感到无聊或无法全心投入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再比如说,当我们遭受了身体或者心理上的创伤,我们也常常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伤痛。这完全是由自我保护机制而引发的自然现象。
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都可以短暂地从周遭环境中脱离出来,转移思维,放松精神,来改变所处的状况。催眠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放大了的这种自然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的。催眠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接受催眠的那个人本身的特质。——因为催眠治疗中,归根结底客户要接受催眠师的暗示——那些人格特质中,比较容易被人、或者被自己暗示的人,比较容易被催眠。
催眠深度也是有等级的。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的是阿伦斯(Arons)的六级深度法。其中可分为浅、中、深三种催眠状态,而每一种催眠状态又可再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所以,总共有三种催眠深度、六个催眠等级。浅催眠状态主要特征为运动抑制;中催眠状态主要特征为感觉抑制;深催眠状态主要特征为幻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