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小城宝儿们,清明时节,雨丝纷纷,既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追思,也有“万物生长在此时”的生机。当假期来临,有人踏上返乡祭扫的路途,在墓碑前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有人因种种原因无法亲临墓园,在云端遥寄哀思;还有人在春日的变化中陷入情绪波动——对生命的敬畏、对离别的感伤、对时光的怅惘,都可能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悄然浮现。心理中心始终是温暖的守护者,以“服务不断线”的承诺,陪伴每一个心灵走过清明的“情绪雨季”。
假期时间
清明节 2025年4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 3 4 5 6
清明时节的心灵絮语:当思念与情绪悄然漫溢
清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生命教育的天然场域。面对墓碑上的名字,人们容易陷入对“失去”的深度思考:或是因亲人离世尚未抚平的哀伤,在祭扫时被再度唤醒;或是目睹长辈衰老,对“死亡”产生未知的恐惧;亦或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因无法返乡祭扫而产生愧疚与孤独感。此外,春季气压变化、易引发“季节性情绪失调”,部分人会莫名感到低落、疲惫,甚至出现“春愁”般的情绪萦绕。清明的思念不是负重,而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未曾断开的联结。接纳这些情绪的流动,正是心灵疗愈的起点。
多维度服务在线:让每一份情绪都有温柔回应
为了让清明期间的心理支持如春风般及时、轻柔,心理中心构建了“全时段、多渠道、分层次”的服务体系:
一、热线电话:哀伤时刻的“安心听筒”,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预约途径
清明假期,热线电话成为许多人倾诉的“窗口”。如果你想聊聊,咨询师用专业与共情,让每一份思念都有了被倾听的重量。
(一)1.我i城建——服务——公共服务——心理测评系统——预约咨询;
2.企业微信——工作台——心理测评系统——预约咨询;
3.关注微信公众号“河南城建学院心理中心”——心理服务——心理咨询预约。
(二)电话预约咨询时段(每日8:00-20:00),电话: 0375-2089511
二、自我关怀指南:在思念中拥抱当下的自己
清明假期,亦是自我觉察与心灵成长的契机。心理中心建议:
允许悲伤自然流动:不必因“应该坚强”而压抑泪水,哀伤是对爱的致敬,就像春天下雨是自然的滋养。
用仪式感连接情感:无论是扫墓、献花,还是在家中摆放亲人的照片、做一道他们爱吃的菜,仪式能帮助我们完成“告别”与“铭记”的心理过程。
关注当下的小确幸:陪长辈聊聊过去的故事,在“传承”与“新生”中感受生命的延续性。
勇敢寻求支持:如果悲伤持续超过两周以上,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时联系心理中心——正视情绪不是脆弱,而是对自己和所爱之人的负责。
三、从“追思”到“新生”:让心理服务成为春日的暖阳
清明的意义,从来不是沉溺于悲伤,而是在思念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心理中心的“不断线”服务,正是希望成为这样的桥梁:让追思者在倾诉中抚平伤口,让迷茫者在引导中看见生命的韧性,让每一个在春日里徘徊的心灵,都能感受到被接纳的温暖。
紧急心理援助热线
1.河南省心理援助热线:0373-7095888(24小时);0371—60590878(24小时)
2.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010-82951332(手机),800-810-1117(座机)(24小时)
3.上海希望24热线——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400-161-9995 (学生专线转1,抑郁专线转2,生命热线转3) (24小时)
4.上海市心理热线:021-962525(24小时)
5.武汉市“心心语”心理援助热线:027-85844666,027-12320-1-2(24小时)
6.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022-88188858(24小时)
7.中国科学院大学启明灯心理热线:400-6525580(24小时)
8.心守护热线:4009677120(10:00--22:00)
9.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
清明是一场与生命的对话,是思念与希望的交织。无论你在假期中经历怎样的情绪——是在墓碑前的默然伫立,还是在异乡的深夜难眠,亦或是在春日的生机中感到振奋,心理中心始终在这里:以专业守护哀伤,以陪伴传递温暖,以行动点亮希望。这个清明,愿你的思念有处安放,愿你的心灵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