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月之云端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0-05-11 浏览次数: 来源:

多读书,读出你的哲理,读出你的智慧,读出你的人生!
读书使人心灵纯净,读书使人胸怀宽广,读书使人睿智涵蓄。读一本好书,就是结交了一个好朋友,个中的妙处,只有读者自己才能体会得出
作者:陈海贤,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临床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曾在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任职,期间开设《积极心理学》的通识课,广受欢迎,被誉为浙江大学版的“幸福课”。
推荐理由:为什么活在当下的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不满,越来越难感受到幸福?为什么会有自卑、焦虑、匮乏、敏感、拖延等等一系列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自我苛责,越来越难以接纳自我。其实真正的进步不是那么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带着自我接纳体会进步的喜悦;真正的进步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和焦虑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努力耕种,耐心等着它开花结果。如果我们真有病,我们也是带着症状投入地生活,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对10个有关成长的经典心理学问题的深度探讨、12封咨询者来信的温暖解答,带领我们一起穿越内心的匮乏与不安,学会与自我和解。
作者:贾杰,生涯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际生涯教练(BCC)、明光生涯教育 联合创始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咨询师督导。 著有生涯咨询案例集《活得明白:生涯咨询的十八个典型》。
推荐理由:在这个“微时代”,你是否也有一些心理上的小困惑、一些职业发展中的小问题、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小烦恼?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严重到要去预约专业咨询师的程度,但是你是不是又期待着有专业的咨询师帮你点拨一下? 《别装了,其实你没病:生涯微咨询欢乐答疑》文字轻松好读,很多表达机智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个口号满天飞、鸡汤到处灌的时代,你是否经常渴望听到真诚的见解和理性的分析。职业咨询师手持“照妖镜”,让你瞬间“现出原形”,能够清晰地认识真实的自我,从白日梦中警醒,从虚无缥缈的空中落回地面,重新开始面对现实并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别装了,其实你没病:生涯微咨询欢乐答疑》 内容不只是幽默,更是一针见血,让提问者拨云见日、幡然醒悟,也很发人深省。
看别人被虐,反观自我,既获得欢乐,又收获成长。轻松地阅读这本《别装了,其实你没病:生涯微咨询欢乐答疑》中幽默诙谐的段子,你也许会从中发现理解他人的新视角,或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作者是教育部特聘高校心理咨询与就业指导专家,深受广大高校师生喜欢,出版图书《活得明白》曾获2015年1月“中国好书”称号(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焦虑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努力耕种,耐心等着它开花结果。如果我们真有病,我们也是带着症状投入地生活,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对10个有关成长的经典心理学问题的深度探讨、12封咨询者来信的温暖解答,带领我们一起穿越内心的匮乏与不安,学会与自我和解。
作者:张德芬, 台湾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曾任台湾电视公司记者、主播多年。在美国UCLA取得MBA学位,2002年辞去国际知名公司IBM高薪工作,致力心灵潜修及写作,迄今其系列作品总销量已经超过600万册,被誉为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作品已被泰国、韩国、越南等国翻译成该国文字热销中。
推荐理由:《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是一本以小说为体裁,以心灵修行为主题的书籍。主要讲述名校毕业的女白领若菱生活的起伏以及与老人的对话,借此来表达对人生课题与智慧的理解。该书于2008年发行,半年内销量3万册,位于台湾三大畅销排行榜前三名,并于2012年获得当当网畅销书籍第一名。《遇见未知的自己》借助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以小说为题材,用故事这种很浅显的方式, 映照出现代人心态的不合适。作者借助“我”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展现了现代都市人的复杂与痛苦,并通过邂逅年老智者的引导,逐步自觉践行身心灵修,最终从日益异化的现实困境中走出,寻到最初的自我,实现自我心灵的拯救,求得内心的归宿。
本书融会贯通了理论与实际,通过心灵修行的观念阐述如何与真我--爱、喜悦及和平重新连结,把怎样开始往内看,自己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个很好的整理 ,阐述了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底下,其实是一个很单纯的关系——和自己情绪相处的能力 ,并表达了生命成长的蓝图,缩短了茫茫摸索的阶段。全书的主题:爱、喜悦、和平。
作者:塔利·沙罗特(Tali Sharot)纽约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博士,TED演讲人,其TED 2012的演讲已被观看超过200万次。现为伦敦大学认知科学研究人员,被描述为“其所在国家的出色女科学家之一”。曾在《自然》与《科学》等期刊中发表过论文,其著作《乐观的偏见》与《被左右的独立思维》分别于2014年与2018年荣获英国心理学会图书奖。
推荐理由:为什么有人就能轻松说服老板、客户接受自己的建议?为什么分手后,你还会忍不住偷偷看前任朋友圈?远离你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样它就会来到你身边?为什么你天不怕地不怕,却对密集的图案有深深的恐惧?你是否也想一探很多事情表象背后深层的玄机?
这看似属于心理学范畴,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书店里摆满了高深莫测的心理学课本,可我只想读最简单好玩的心理学,来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嘿,那就别找了,看这本书就够了!
在当下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时刻在被别人影响或影响他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其他人可能不具备的独特经验和知识。然而很多心理学实验表明,当试图改变他人的信念和行为,或者将自己的想法加之于他人的独立思维之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陷入错误的思维习惯之中。
本书作者塔利·沙罗特曾致力于在实验室研究人类的行为,力图弄明白人类究竟如何被影响及影响他人,本书则是作者及其团队关于思维、影响力与大脑神认知等研究主题智慧的结晶。书中每一章会集中讨论七大关键要素中的一项——先验、情感、动机、自主性、好奇心、心态以及他人,并辅以大量轻松有趣且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或实例加以佐证。
作者简介:卡伦.霍妮,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推荐理由:精神分析的自我疗愈经典,教你手把手剥离神经症性人格。克里希那穆提说:“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端,你不可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卡伦.霍妮在《自我分析》中说,“我经常告诉我的来访者,如果将解决心理问题比喻成翻大山,那么理想的情况是心理分析师只充当向导,指出最佳路线。病人自身才是这条道路的翻跃者、实施者,自我分析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自我觉察,自己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实现心灵自由。”
作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Fredrickson),北卡罗来纳大学杰出教授,最杰出的积极情绪研究者。2000年,因她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协会授予她坦普尔顿奖,这是心理学领域影响力和奖金都能媲美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她还获得了2016-2017年的詹姆斯卡特奖,这也是美国心理协会的一个大奖。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称她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天才。
推荐理由:我们每个人都如一枝玉簪花,积极情绪为我们洒下阳光和雨露,消极情绪给我们带来狂风和暴雨。没有了积极情绪,我们会很快枯萎凋零,而没有适当的消极情绪,我们也会不堪一击。你是欣欣向荣的,还是衰败凋零的?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内心由衷的积极情绪。因为获取和调整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欣欣向荣的美好未来。积极情绪不是越多越好,消极情绪也不是越少越好。要想实现美好的人生,最佳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配比为3:1。在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中,如何让自己精神饱满、心灵愉悦,如何把自己情绪的开关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掌握7种方法降低消极情绪、10种方法提升积极情绪。